裝飾藝術:當法國與中國交匯


@趙氏Baby - 2019/03/12

  「裝飾藝術」是風靡於「咆哮的二十年代」全新的藝術風格,其一改此前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俗艷鋪張的花卉樣式,以優雅幾何為基礎、充滿活力的簡約幾何線條為主體裝飾盛世,旋即迷倒眾生。(Photo by:Ringo Tang)

流行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裝飾藝術 」(Art Deco)絕對是裝飾盛世的藝術。「裝飾藝術 」是史上首個能夠打破地域界限 、風靡全球的藝術風格。在法國及美國遇見裝飾藝術不足為奇,以至在香港與上海也到處看見裝飾藝術的身影。

「裝飾藝術」風靡於「咆哮的二十年代」 ,其於1925年「巴黎裝飾工藝博覽會」正式確立,一改此前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俗艷鋪張的花卉樣式,以優雅幾何為基礎、線條為主體。全新的藝術風格、充滿活力的簡約幾何線條旋即迷倒眾生,建築師、藝術家、設計師、鐵匠、玻璃匠和家具木工匠等,都充當裝飾藝術風格的推手。建築物如銀行、電影院、大酒店,甚至宮殿、私人住宅、百貨公司;交通工具如蒸氣輪船、車輛、飛機,以至最新潮的時裝、家具、珠寶與精品等都成為裝飾藝術的載體。

獲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館鼎力支持,香港城大展覽館將於 2019 年 3 月 6 日至 2019年 6 月 30 日舉行 《 裝飾藝術 : 當法國與中國交匯 》展覽,展出 300 多件來自法國、香港與上海多家博物館、機構與私人收藏家的珍貴藏品,包括傢俱、雕塑、畫作、海報、服飾、陶瓷玻璃器皿、花瓶、珠寶、化妝盒等。

Art Deco 風靡於「咆哮的二十年代」 ,整個展覽洋溢着一種昂揚的時代氣氛,才華洋溢的設計師及工藝師、描繪劉海短髮女性飛機師中國海報、極具時代氣息的Vionnet 連身裙及華貴獨特的中國女士梳妝檯等非一般展品,讓你穿越回到設計師呼嘯着「必須走在時代尖端 , 並且公諸於世」的時代。

裝飾盛世的藝術

展覽同時呈現中法之間的藝術交流。法國設計師及工匠參考中國的藝術及技巧,周朝漆器、明清家具、絲綢、漆器與陶瓷等,都成為法國裝飾藝術家的靈感來源。著名時裝設計師Paul Poiret不時以中國進口絲綢為客人裝扮;而Prelle等里昂絲綢名家,尤其愛向香港這個遠東商港取經,發掘原材料和圖紋,作為牆紙、窗簾、扶手椅蓋布的式樣參考。家具方面,Jules Leleu和Ruhlmann製作在法國前所未見的矮桌,又引進莊重高貴的大型雕飾衣櫃,其裝飾與底座的靈感皆來自中國的原型。就連當代的新潮創作人,如Pierre Chareau的「小小中國客廳」和Eileen Gray的中式餐具設計,亦可見中國藝術的影響。

裝飾藝術的簡潔和可塑性,讓中國的設計師創作一種融合中國文字和當地自然美感的中國裝飾藝術。國內的裝飾藝術建築師,如負責1925年「巴黎裝飾工藝博覽會」中國館及1929年杭州萬國博覽會的劉既漂,以及曾經在法國求學的李幡等,皆為中國裝飾藝術的重要推手。西方建築師亦加入中國裝飾藝術隊伍,把上海變成裝飾藝術建築林立的都會,如法商球場總會、法租界一系列裝飾藝術風格建築、和平飯店、大劇院、國際飯店、電影院等。Paul Landowski亦沿用裝飾藝術風格,設計孫中山先生紀念雕像。

劉既漂是中國首位裝飾藝術建築師,主張創造富有中國獨特美感的現代建築設計,他於 1925 年受邀參與巴黎裝飾工藝博覽會中國館的設計,於場館入口加入中國龍與鳳凰的元素,贏得法國政府嘉許,深受一代中國建築師及藝術家擁戴。香港城大展覽館更特別邀請了,劉既漂外孫女Jennifer Wong(黃美芳)女士從洛磯山遠道來港於2019 年 3 月 6 日在城大劉鳴煒學術樓主持《 劉既漂:中國裝飾藝術之父 》講座,分享其外祖父顯赫藝術生涯和豐碩創作,以及奔波起伏的人生。

裝飾藝術潮流回歸

從風起雲湧的大時代回到身邊日常,香港亦不乏富裝飾藝術風格的建築物,如深水埗公立醫局、九龍協恩學校(1936)、聖瑪利亞堂(1936)、香港大學校長寓所(1948-50)、香港中華總商會大樓(1954)、亞皆老街中華電力總辦事處,以及1930年代在旺角太子道的一排洋房。裝飾藝術在香港並不單單是形式的模仿,細節中也滲透中式元素,除配合本地居民需要外,更表現出本土意識和身份認同。

至上世紀末裝飾藝術潮流回歸,部分主要城市的大型酒店深諳這種重生之美,選擇以裝飾藝術風格點綴室內,如1980年代落成的香港君悅酒店,其鵝蛋形的大堂門廳、大堂門廳的華麗座地燈,那獨一無二的流暢曲線,靈感便直接來自Pierre Patout在1925年國際博覽會中亮相的宏偉精美花瓶。其他如巴黎凱旋門收藏家酒店、上海半島酒店等,幾位重要的裝飾藝術家的身影無處不在,例如Ruhlmann、Leleu和Janniot。

《 裝飾藝術 : 當法國與中國交匯 》展覽獲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館鼎力支持,香港君悅酒店、印度捷特航空贊助,並蒙法國、香港與上海多家博物館、機構與私人收藏家借出展品,包括the Musée des annéesTrente、香港文化博物館、兩依藏博物館、杜夢堂、爾冬強藏品、Teresa Coleman Fine Arts Ltd.等,以及三位目錄撰稿人Emmanuel Bréon、Bénédicte Mayer及Anne Camilli協助。


  「女神遊樂廳」的舞者 Lila Nikolska 模型,Maurice Picaud (Pico),鍍金石膏,1928 年。Maurice Picaud(又名 Maurice Pico)是當時極具名氣的設計師和藝術家,圖為他為以演出英式諷刺趣劇聞名於世的「女神遊樂廳(Folies Bergère)」製作的浮雕塑像,成為裝飾藝術風格的象徵。
  觀眾欣賞「裝飾藝術:當法國與中國交匯」展覽。(Photo by:Chiusbaby)
  觀眾欣賞「裝飾藝術:當法國與中國交匯」展覽。(Photo by:Ringo Tang)
  策展團隊合照,左起:Nicolas Patrzynski先生,城大展覽館總監范懿莎博士,Cité de l’architecture et du patrimoine壁畫與彩繪玻璃部主管Emmanuel Bréon先生,FrédericBeauclair先生。
  策展人之一,Emmanuel Bréon是專研裝飾藝術的藝術史學家,他在鄰近巴黎的布洛涅-比揚古鎮創辦了博物館Musée des Années 30並擔任總監。
  策展人之一,范懿莎(Isabelle Frank)現為城大展覽館總監,曾策劃多個結合科技與藝術、連繫西方與亞洲文化的展覽。她受藝術史學訓練出身,在Bard Graduate Center任教裝飾藝術研究。
  香港城大展覽館更特別邀請了,劉既漂外孫女Jennifer Wong(黃美芳)女士從洛磯山遠道來港主持《劉既漂:中國裝飾藝術之父》講座,分享其外祖父顯赫藝術生涯和豐碩創作,以及奔波起伏的人生。
  Jennifer Wong(黃美芳)女士分享了其外祖父 劉既漂對中國裝飾藝術發展的貢獻,以及成為中國裝飾藝術先驅的歷程。 Jennifer Wong 畢業於美國 Wesleyan University,主修東亞研究。
  大型郵輪如大西洋海運公司的「諾曼第號」,出自裝飾藝術風格的藝術家和設計師手筆,外形優雅,內裏的鍍金浮雕、鑲飾幕牆等,儼如「裝飾藝術大使」。
  1925 年 巴黎裝飾工藝博覽會上,劉既漂負責中國館設計,大膽採用中國龍與鳳凰的元素,贏得法國政府嘉許。
  1925 年 巴黎裝飾工藝博覽會「中國館」目錄。
  1925 年 巴黎裝飾工藝博覽會「中國館」目錄。
  劉既漂於 1920 年代在巴黎法國美術學院修讀裝飾藝術,其設計獨樹一格,糅合中國傳統與裝飾藝術,成為個人標記。
  舉世知名《基督像》雕塑家Paul Landowski沿用裝飾藝術風格,設計孫中山先生紀念雕像。這座紀念雕像底座綴以六幅描繪孫中山先生生平大事的浮雕,每年迎來成千上萬的遊客。
  化妝盒亦顯示出裝飾藝術的脫俗優雅,體現顏色與幾何運用的出眾品味。
  女士梳妝檯,上海,柚木及鏡子,1920至1940年代,裝飾藝術在中國的成功,充分體現在這個設計精美的梳妝檯上。圓形鏡子、連接座椅的曲線和座椅本身均彰顯相同的圓形線條。配合木材之美,工匠藉此梳妝檯完美呈現裝飾藝術的精神。
  「Patout 」花瓶,Pierre Patout, 設計師,Jean-Baptiste Gauvenet, 裝飾師,粗陶器,1925 年,藝術家 Pierre Patout 為 1925 年的 巴黎裝飾工藝博覽會 Sèvres 展館設計了這個花瓶;而香港君悅酒店大堂門廳的華麗座地燈,靈感便源自 Pierre Patout 這個宏偉精美花瓶。
  晚禮服,Madeleine Vionnet,黑色雪紡絲綢綴以金色錦緞,1924 至 1925 年,作為舉足輕重的高級時裝設計師, Vionnet 女士為現代女性創作此迷人的連衣裙。這款連衣裙優雅的直線綴有華麗裝飾,展現出典型風格的複雜幾何圖案。
  《裝飾藝術——法國與中國交匯》展覽一眾主禮嘉賓合照。左3起: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授,香港城市大學校董會主席黃嘉純先生,法國駐港澳總領事官明遠先生,城大展覽館總監范懿莎博士,Cité de l’architecture et du patrimoine壁畫與彩繪玻璃部主管Emmanuel Bréon先生及其他主禮嘉賓。


#####

圖:香港城大展覽館

[ #art #culture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趙氏Baby Terms

Author @趙氏Baby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