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周:收藏清風明月


@趙氏Baby - 2020/07/30

  李恩周介紹韓國藝術家 Jeong Myoung Jo 以超寫實風格描繪穿著傳統韓服的女性之畫作,畫中的女士不露面、卻滲透著華麗及高貴的內在美,同時掩飾著她內心真正的情感,象徵她以這種矛盾的女性形象無聲地抵抗男權主導的社會。

「我相信無論韓國、中國或美國的藝術,只要足夠優秀的話,便有同樣的價值;我個人就喜歡那些富正能量的光明作品;要知道藝術家便有如魔法師般,能夠創造自己的藝術世界,以澎湃能量跟大家分享種種生命感悟;有些人或者會側重人生中曾經歷或感悟到的黑暗面,但我卻獨愛彰顯光明的創作。收藏藝術品應該依循自己的心意,好的藝術品都必然會為你帶來情感上和經濟上的回報;」Soluna Fine Art始創人兼畫廊總監 李恩周 (Rachel Eun Ju Lee )娓娓道來她的藝術價值觀,言談溫婉而思路慎密的她,儘管脂粉不施卻自有一派清貴雅淡的氣質,自然有如清風明月。

蘇東坡曾在他的詩中寫道:「清風明月乘扁舟,盪槳搖櫓江上游。直至中流風浪起,何時回棹泊沙洲。」這樣的良晨美景雖然沒什麼實質用價值,可在混濁人世裡才真正是心靈港灣。近年來,韓流文化風靡全球,許多人都認為其崛起很大程度上都有賴韓國政府的努力和干預,但在 李恩周 看來,它更在於韓國獨特的文化基因,就正如韓國國旗上的太極圖形,中間有著對宇宙、對人生的深刻思考。道家說「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韓國傳統文化深受中國儒家思想影響,卻限於資源不足和國運坎坷,始終攀不上那份廟堂威權與霸道,而以農立國的傳統則使其更貼近自然和草根生活,養成更克制內歛的民族特質。

《清風明月: An Ode to Life》策展人,Soluna Fine Art始創人兼畫廊總監 李恩周 (Rachel Eun Ju Lee )表示,在韓國文化中,四季分明既是自然風景,也標誌著人類與天地萬物並存。其背後是韓國藝術家金永憲的「電子鄉愁」系列作品之《金剛山》。
  《清風明月: An Ode to Life》策展人,Soluna Fine Art始創人兼畫廊總監 李恩周 (Rachel Eun Ju Lee )表示,在韓國文化中,四季分明既是自然風景,也標誌著人類與天地萬物並存。其背後是韓國藝術家金永憲的「電子鄉愁」系列作品之《金剛山》。
《清風明月: An Ode to Life》策展人,Soluna Fine Art始創人兼畫廊總監 李恩周 (Rachel Eun Ju Lee )表示,在韓國文化中,四季分明既是自然風景,也標誌著人類與天地萬物並存。其背後是韓國藝術家金永憲的「電子鄉愁」系列作品之《金剛山》。
  《清風明月: An Ode to Life》策展人,Soluna Fine Art始創人兼畫廊總監 李恩周 (Rachel Eun Ju Lee )表示,在韓國文化中,四季分明既是自然風景,也標誌著人類與天地萬物並存。其背後是韓國藝術家金永憲的「電子鄉愁」系列作品之《金剛山》。

李周恩早年畢業於首爾弘益大學美術學院並取得碩士學位,曾先後出任首爾教育大學和昌原大學藝術講師。畫家出身的她由營運藝術諮詢公司開始,至2017年隨丈夫外派駐港工作,而在香港創立了Soluna Fine Art 藝廊,專注韓國和亞洲的藝術品。藝廊旨在推廣結合了傳統價值和當代詮釋的作品,從而活化東方美學,並以不同國際性展覽、藝術展、教育項目和跨範疇合作的方式,展出不同知名和新晉藝術家,希望成為跨越文化邊界的藝術展覽平台。早前,她便與香港韓國文化院合作,在香港中環鴨巴甸街35號 PMQ元創方,舉行名爲《清風明月: An Ode to Life》的藝術展覽,展出16位現代藝術家的跨媒體的作品,包括畫作、照片、藝術品及手工藝品,讓讓參觀者更加了解韓國文化,生活方式及生活態度。

人與宇宙共存的重要自然表徵

「韓國藝術別具獨特價值,我會說它們實在非常美麗。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喜歡韓國的流行文化,韓流電影、歌曲和時尚等等大行其道,而慢慢地,大家亦開始意識到韓國當代藝術的美好,尤其是它與日常生活相當貼近,但骨子裡又有深厚的文化傳承。韓國傳統文化那份細緻的情感和微妙的表達方式,是獨一無二的。這種獨特的觸覺即使在今日,便依然貫徹在我們的生活上。當這些傳統文化精髓與眾多當代藝術形式結合起來時,便極之引人入勝。它已經不再限於特定國界和民族,而成為一種普世的藝術語言。」

李恩周介紹韓國藝術家 Jeong Myoung Jo 以超寫實風格描繪穿著傳統韓服的女性之畫作,畫中的女士不露面、卻滲透著華麗及高貴的內在美,同時掩飾著她內心真正的情感,象徵她以這種矛盾的女性形象無聲地抵抗男權主導的社會。
  李恩周介紹韓國藝術家 Jeong Myoung Jo 以超寫實風格描繪穿著傳統韓服的女性之畫作,畫中的女士不露面、卻滲透著華麗及高貴的內在美,同時掩飾著她內心真正的情感,象徵她以這種矛盾的女性形象無聲地抵抗男權主導的社會。

在韓國文化中,四個不同的季節是代表人類與宇宙共存最重要自然現象之一,這種想法分反映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和藝術創作上。在《清風明月: An Ode to Life》這次集體展覽中,藝術家們描繪了朝鮮文化中生活的理想主義意像以及美與美學的維度,特別是關於服裝,飲食和生活方面,讓觀眾通過在現代簡約而高質量的生活來反思幸福。李周恩解釋說:「在整個人類文明歷史中,人與自然之間縱使有所矛盾,但在傳統文化中始終不乏各種法度和儀式,提醒大家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無限自由、和平與歡樂的生活環境,特別是在現今唯物主義和放任主義文明中,與自然重新聯繫想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李認為,欣賞藝術最緊要樂在其中,而韓國當代藝術之所以為人賞識,便正在於它與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李周恩認為藝術創作都源自人們的生活,而所有生活都始於人與自然的聯繫,因此,人必須通過感知自然才能認識自己和和世界,她說:「你每朝早醒來後,張眼便看見外面的陽光和環境,你所認知的自己和世界都源自與自然的交流和聯繫,當你習慣了後或不再有所感覺,但正如我離開家鄉在外國生活時,便會懷念起韓國的冬天,之後到了春天又會聯想到家鄉盛放的春花,這不正是大自然對我們的呼喚嗎?」

韓國當代藝術追求文化自覺

李周恩指出,五、六十年代的韓國社會,在經歷內戰的艱苦歲月後遭受打擊甚大,亦令人們生活發生了急速的變化。當時韓國許多優秀藝術家在接觸到國際藝術潮流後,其藝術風格和方向上都逐漸走向成熟,然而,這亦令他們更加熱切追求文化自覺,在這個環境下誕生的單色畫派(Dansaekhwa)便是對「韓國特色」的重新肯定,「儘管沉迷於西方風格,但由於歷史或政治條件的緣故,令他們意識到自己歸根結底是韓國人,必須弄清楚『我是誰?什麼是藝術?我的藝術是什麼?』,許多人開始意識到韓國藝術獨特的文化背景,很多年輕藝術家嘗試以不同方式和材料,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去重解構韓國美學,並為其注入新生命。」

李周恩於2017年在港創立了,專注韓國和亞洲的藝術品Soluna Fine Art 藝廊,其經營使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視作是對韓國當代藝術發展的一項傳承。這次由她策展的《清風明月: An Ode to Life》展覽,於駐香港韓國文化院舉辦,佔地兩層(6樓及7樓)並分為三部分,包括服飾,飲食及住屋。第一個展館佈置韓國服飾的華美,包括韓服,刺繡及現代珠寶。相鄰的空間展示一個受韓屋啟發的居住空間,參觀者可欣賞到真正的韓式設計。7樓展覽空間的主題為韓國飲食文化的美學,在寧靜的環境中佈置 工藝精湛的粉青瓷器及現代化餐具。

在展場佔有顯注位置,形象仿如一輪明月掛夜空的布料裝置藝術作品《Tree of Light》,創作者OMA SPACE創作了這個能顯示月亮反射光線的裝置藝術作品,因為月亮代表著人類與自然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
  在展場佔有顯注位置,形象仿如一輪明月掛夜空的布料裝置藝術作品《Tree of Light》,創作者OMA SPACE創作了這個能顯示月亮反射光線的裝置藝術作品,因為月亮代表著人類與自然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
在展場佔有顯注位置,形象仿如一輪明月掛夜空的布料裝置藝術作品《Tree of Light》,創作者OMA SPACE創作了這個能顯示月亮反射光線的裝置藝術作品,因為月亮代表著人類與自然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
  在展場佔有顯注位置,形象仿如一輪明月掛夜空的布料裝置藝術作品《Tree of Light》,創作者OMA SPACE創作了這個能顯示月亮反射光線的裝置藝術作品,因為月亮代表著人類與自然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

跟隨李周恩步進《清風明月: An Ode to Life》展覽場地,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服飾展區。李周恩說:「人們對服裝的選擇反映了他們對自然和世界的看法。在韓國文化中,對顏色的理解源於『五行』的顏色概念,該概念在哲學上與陰陽理論相聯繫。當工匠將線編織成令人著迷的刺繡時,一個創造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狀態。」由服裝到布料以致刺繡工藝,李分別安排了各自藝術領域均有出色表現的韓國藝術家作品,來展示韓國當代藝術的這種獨特藝術風格。

貴女形象默然抵抗男權社會

對在展場佔有顯注位置,形象仿如一輪明月掛夜空的布料裝置藝術作品《Tree of Light》,李周恩介紹說:「OMA SPACE 的作品大多以來自韓國和亞洲地區的布料和物料製作而成。OMA SPACE 專門運運用天然纖維和手工編織和染色的方式。藝術家希望其作品能透過天然物料推廣環保意識。OMA SPACE 有意探討紡織的概念,而她的手工編織和染色亦為藝術品增添獨特氣色。我請她為展覽做點什麼,她創作了這個能顯示月亮反射光線的裝置藝術作品。這對『清風明月』主題非常重要,因為它代表著月亮,與我們作為人類與自然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

雖然在物料和工藝上與服飾無甚關係,展覽上出現韓國藝術家 Jeong Myoung Jo 以超寫實風格描繪穿著傳統韓服的女性之兩幅畫作,《The Paradox of Beauty #15-01》及《The Paradox of Beauty #13-01》,在意象上亦非常扣人心弦、意義深遠。畫中的女士不露面、卻滲透著華麗及高貴的內在美,同時掩飾著她內心真正的情感,象徵她以這種矛盾的女性形象無聲地抵抗男權主導的社會。藝術家以華麗的金色、黑色或書法作為背景,直接表達出畫中主體的願望及她被壓抑的情感。金色代表皇室家族中地位超然的女性,而黑色則象徵主體的深層心理狀態;一些藝術評論家認為,這象徵了韓國社會中「只有黑或白的同質文化」。

Jeong Myoung Jo ,The Paradox of Beauty #13-01,2013,Acrylic and oil on canvas,97 × 162 cm。
  Jeong Myoung Jo ,The Paradox of Beauty #13-01,2013,Acrylic and oil on canvas,97 × 162 cm。
Jeong Myoung Jo,The Paradox of Beauty #15-01,2015,Acrylic and oil on canvas,180 X 100 X 4.5 cm。
  Jeong Myoung Jo,The Paradox of Beauty #15-01,2015,Acrylic and oil on canvas,180 X 100 X 4.5 cm。

李周恩說:「這些畫作背後的故事,基本上是藝術家想要探討的美麗定義,以及其社會屬性。為什麼女性的美要由社會等級來界定?畫作看起來非常美麗,同時又令人不快,就像背後有某種悲傷和哀愁。畫中人如果正面視心,觀者便會立即專注於其美麗容貌,但是藝術家讓畫中人背向大家,便令人想到什麼是美?誰定義了美?又什麼不是美?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當中一幅畫以金色為背景底色,又飾有鳳凰圖案,兩者都只有皇室成員才能使用,其對社會階層的暗喻更是呼之欲出。」

老房子見證自然有機的韓國美學

看過服飾展區,我們來到《清風明月: An Ode to Life》藝術展覽的住屋部份。人類文明的理想生活空間素來強調與自然和諧相處,與山石、土壤和樹木共存,跟氣候和地形息息相關。以傳統韓國民居為靈感之展區,展出了金祐鍈 ( Kim Woo Young )貌似畫作的「韓屋」(Hanok)攝影作品。金祐鍈利用他的攝影器材捕捉被現今世代、社會和人們遺棄、排斥和邊緣化的環境。金氏帶有一絲憂鬱和情感的作品封存了時空的歷史痕跡,並且批判現代社會的單調世俗和乏味的存在。

Kim Kyeonghee,Summer Day,2014,Embroidered Patchwork,184 x 133 cm。
  Kim Kyeonghee,Summer Day,2014,Embroidered Patchwork,184 x 133 cm。
Kim Woo Young,Hanok 0053,2016,Archival Pigment Print,Ed. of 15,79 x 63 cm。
  Kim Woo Young,Hanok 0053,2016,Archival Pigment Print,Ed. of 15,79 x 63 cm。

「這是一幀特殊的照片而不是繪畫,在一座廢棄的傳統韓國房子的一角內拍攝,訴說著關於生活環境的故事;今日人們已不再住在這種傳統房屋中,當年他們建房子時,會先建造一個木框架,然後在框架內砌上土壤,為達到平衡,其結構是非常自然的有機形狀,您會看到這幾乎就像是自然書法,但其實它是一個木框架,形成非常自然和有機的韓國美學。」李周恩說。而相對於「韓屋」極簡質樸的形象,同場展出金永憲 ( Kim Young-Hun ) 的「電子鄉愁」(Electronic Nostalgia)系列畫作,便更加富有當代色彩了。

李周恩表示,金永憲創作「電子鄉愁」系列已有十年之久。其筆下的「電子」影像象徵著生命不斷蛻變的能量,這是因為金氏的作品中誘人的柔和視覺效果,彷彿能傳遞電能激發觀眾的熱情和使其感受震撼的活力。另一方面,「電子鄉愁」亦反映了,金氏所經歷科技對生活徹底影響。為了表達對生活在後類位時代有深厚的懷舊之情,金氏並置韓國繪畫歷史上的經典色調和尖端的霓虹粉紅色和綠色。其作品激活並引導觀眾進入「嶄新視覺智能」——即以開創的角度觀想世界、並基於感知修飾周遭環境和重新創造多樣的視覺體驗。

Lee Kang - hyo,Buncheong Moon Jar #35,2018,Clay, Buncheong,45 × 45 × 45 cm。
  Lee Kang - hyo,Buncheong Moon Jar #35,2018,Clay, Buncheong,45 × 45 × 45 cm。
Huh Sangwook,Buncheong Moranmoon Jar,2018,Clay, Buncheong,45 × 40 × 40 cm。
  Huh Sangwook,Buncheong Moranmoon Jar,2018,Clay, Buncheong,45 × 40 × 40 cm。

視覺智能以開創角度觀想世界

作為《清風明月: An Ode to Life》藝術展覽的壓軸,飲食展區揭示了食物是平衡人的「陰」和「陽」能量的主要來源。作為參展藝術家之一,河芝勳 ( Ha Jihoon )是一名在國際藝術市場廣受好評的傢俱設計師,亦是丹麥皇家建築藝術學院設計系的首位韓藉畢業生。河氏將個人設計披上日常韓國傢俱創出新面貌,重新演譯韓國傳統傢俱。李周恩介紹河芝勳的「小桌子」(Hojokban)作品稱:「在過去,韓國的上層階級吃飯時都會有各自的『小桌子』,河芝勳現代設計重新演譯這種傳統傢俱,確實為年輕的韓國人展示了新的生活方式。」

Ha Jihoon,Hojokban,2019,Poly Carbonate,29 x 43 x 43 cm。
  Ha Jihoon,Hojokban,2019,Poly Carbonate,29 x 43 x 43 cm。
Lee Jung Sook,Pheasant Royal Wedding Dress,2015,Silk,Silk–thread。
  Lee Jung Sook,Pheasant Royal Wedding Dress,2015,Silk,Silk–thread。

除了靈感源自傳統餐桌的設計作品外,飲食展區另一個亮點就是許庠旭 (Huh Sangwook ) 運用粉青沙器 ( Buncheong ) 技巧創作當代摩登的陶瓷作品。對許氏來說,作品中最重要的兩個要素分別為表面設計和粉青沙器創作技巧。許氏的陶瓷作品散發著一份鄉愁,與此同時,歌頌新的一天來臨。李周恩認為韓國文化中不乏很多美麗的古董,但重要的是要有當代的詮釋,「粉青沙器是非常獨特的韓國傳統工藝,瓷器和青磁是中國人發明的並將其帶入韓國,韓國人由此而發展出粉青沙器技術,當時正值14世紀的高麗王朝,以佛教為國教,令粉青沙器的圖案亦非常自然和極簡,現在許庠旭試圖用當代的方式詮釋舊風格,便予人十分清新的感覺。」

Kim Young-Hun ,p1518-Electronic Nostalgia,2018,Oil on canvas,131 x 97 cm。
  Kim Young-Hun ,p1518-Electronic Nostalgia,2018,Oil on canvas,131 x 97 cm。
Lee Gee Jo ,Plum Tea Set,2014,Ceramic。
  Lee Gee Jo ,Plum Tea Set,2014,Ceramic。

韓國自古以來便一直受到中國文化尤其儒家思想的影響,至近世在相繼遭受日本文化沖擊,以及現代西方文明洗禮後,而國家亦長期處於南北對峙局面。李周恩指出,凡此種種歷史政治因素,都使得韓國當代藝術家們有一股必須建立自己文化本位的壓力,這種在夾縫中成長的經驗,亦反來令其不得不求新求變,「安逸的生活很難成就卓越的藝術,或許正是因為種種困境,才能令韓國當代藝術發光發熱;正如情歌的作者多數都是情路坎坷的,人生亦正因其有所缺憾,才能刺激大家不斷創作,畢竟,這世界已經充斥著各種問題,我們的人生已沒多少美好時光,所以我總希望為大家送上更富光彩的藝術作品,就正如這次藝展便喚作『清風明月』。」

Song Kwangik ,Paper Things #8,2019,Acrylic on Hanji paper,140 x 110 cm。
  Song Kwangik ,Paper Things #8,2019,Acrylic on Hanji paper,140 x 110 cm。
駐香港韓國文化院與Soluna Fine Art合作,早前在香港中環PMQ元創方,舉行名爲《清風明月: An Ode to Life》的藝術展覽,展出16位現代藝術家的跨媒體的作品,包括畫作、照片、藝術品及手工藝品,讓讓參觀者更加了解韓國文化,生活方式及生活態度。
  駐香港韓國文化院與Soluna Fine Art合作,早前在香港中環PMQ元創方,舉行名爲《清風明月: An Ode to Life》的藝術展覽,展出16位現代藝術家的跨媒體的作品,包括畫作、照片、藝術品及手工藝品,讓讓參觀者更加了解韓國文化,生活方式及生活態度。
人類文明的理想生活空間素來強調與自然和諧相處,與山石、土壤和樹木共存,跟氣候和地形息息相關。《清風明月: An Ode to Life》藝術展覽以傳統韓國民居為靈感,展出了眾多與家居生活有關之作品。
  人類文明的理想生活空間素來強調與自然和諧相處,與山石、土壤和樹木共存,跟氣候和地形息息相關。《清風明月: An Ode to Life》藝術展覽以傳統韓國民居為靈感,展出了眾多與家居生活有關之作品。


#####

攝影(人物):Ringo Tang

[ #趙氏Baby #文明生活 #李恩周 #Soluna Fine Art #香港韓國文化院 #清風明月 #韓國當代藝術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趙氏Baby Terms

Author @趙氏Baby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