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公司只有大電影


@林錦波 - 2008/03/28

近年不少業界人士指出香港電影缺乏中小型製作,對電影界整體發展做成影響,因而強烈要求政府出資扶助中小型製作一把,令電影業再度興旺起來。那為何近年缺乏中小製作?電影公司寧願集資數千萬拍攝超大型的製作,也不願意花數百萬開拍中小製作。

有業內人士指出香港已經沒有了「大電影公司」,只有電影公司扮大公司開拍大製作,此話的意思是香港電影已經進入了低潮期,過往一間具規模的電影公司,所謂的「大電影公司」,會組織好十幾家戲院組成院線,製作電影供戲院上映,因此這類電影公司一年需要製作不同類型、不同製作規模的作品,不能每一部都是大製作,大製作只會在重要的檔期才會推出。

這種運作模式,不論是邵氏、電懋的片廠制或是嘉禾、金公主/新藝城、德寶及東方的半獨立或獨立製作模式,都能夠令電影業不同的階層得到拍電影的機會,而中小型製作一方面為這類電影公司提供片源,另一方面為一些新進的電影人提供實踐機會,從而為電影業訓練新的人才,令整個電影業得到健康的發展。

https://pixabay.com/en/film-projector-movie-projector-596519/
  https://pixabay.com/en/film-projector-movie-projector-596519/

我們經常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形容為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正因這個時期的電影業可謂百花齊放,各個類型和不同製作規模的電影,都能吸引觀眾入場,產量豐富。現時活躍於影壇的電影人,由演員到導演、監製大部分都是由那個時期得到拍電影的機會,從而鍛煉出來,可是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下旬開始,電影業逐步進入衰退,由年產百多二百部電影到近年只得五十部左右,當中衰退的原因很多,但結果是從前與戲院連結的電影公司,一間接一間地淡出,只剩下一些獨立電影公司繼續製作,而以往的大型院線亦逐漸轉型,多銀幕迷你戲院的興起,令過往港產片與外語片涇渭分明到現時集在一起,而曾經擁有戲院數目最多的新寶和金聲院線的新寶公司,也慢慢淡出,剩下的戲院也不再只上映港產片。

那為何現時的電影公司只開拍大製作,而對中小型製作不感興趣呢?我們不能否認電影製作是商業行為,公司老闆和投資者沒有理由把資金放在賺錢機會較弱的中小型製作身上,大製作能夠賺錢跟內地市場開放和近年香港電影在世界各地影展受到關注及開拓東南亞以外的市場有關。

從前東南亞、台灣及韓國市場都是香港電影的傳統發行市場,自一九九八年金融風暴後,原本因濫拍成風及製作質素良莠不齊,而逐漸失去優勢的傳統市場,正式步入衰退,香港電影在這些地區的風光不再,令香港電影只好開拓其他市場,加上內地經濟發展勢頭及隨後開放香港電影發行等政策,令香港電影業期望內地市場可以取代傳統市場,令香港電影再度興旺,可是內地市場並非大家想像中那麼容易進入,加上內地的政策和業界結構仍未進入市場化的模式,內地戲院與人口比例失衡,票價與人均收入的差距,形成了內地最龐大的平民觀眾,一年只會買票入戲院看電影的次數甚低,造成所謂的「節日電影」(festival film) 現象,因此他們會選擇看一些他們感到有價值的電影,大製作及話題作便成為他們的優先選擇,自張藝謀的《英雄》在內地票房狂收二億多元人民幣後,大製作便成為各電影公司,包括內地及荷里活公司爭相開拍的對象,近期的《投名狀》和《集結號》在內地票房都衝破二億元人民幣,跟著下來這類大製作的風氣會持續一段時間。

正因如此,大製作雖然成本較大,但以內地市場的情況,開拍大製作所冒的風險相對於中小型製作的「刀仔据大樹」較為穩陣,雖然不是每一部大製作都能賺錢,但大製作所做成的話題和人氣,相對於中小型製作對電影公司老闆和投資者較為吸引。此外,這類大製作有望得到歐美市場的垂青,如《臥虎藏龍》般能夠在歐美大收旺場,以及《無間道》得到可觀的版權費,以及重拍《無間道風雲》的版稅收入等,都成為電影公司只專注大製作的原因。

可是,大製作只需要大卡士和大導演,令一眾資歷較淺和新進的電影人難以進入,多年下來便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情況,除了演員和主創人員外,就連基層的製作團隊都出現這種情況,業界有見及此,不少資深電影人都向各電影公司提出開拍中小型製作的訴求,可是除了一、兩間電影公司在業務上需要為收費電視台提供片源,而開拍少量中小型製作外,最活躍於市場的都以開拍大製作為主,最後業界只好求向政府出資協助,站在為業界長遠發展的方向來說,這訴求的確無可厚非。問題只是以台灣輔導金的經驗來看,政府資助電影製作,並不能解決電影業的衰退問題,這需要更全面和長遠的推動電影業發展的規劃,才能令香港電影能跟韓國、泰國、台灣及急速發展的內地競爭。

另一方面,其他行業的人士對政府出資協助電影業略有微言,為何只對電影業如此厚待。首先電影作為商品,亦是文化,相信這已是大部分人士對電影的共識,因此電影除了本身作為香港工業其中一個構成部分,亦是香港文化的一部分。從其他地區政府對電影的重視,便可以看到電影除了本身是一個產品外,亦是一個地區向外推廣的櫥窗,同時電影包含的意識型態會影響到受眾的觀念和行為,因此有人會認為荷里活電影是一種文化侵略,把大美國主義精神藉電影向全世界不斷滲透。

其實荷里活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擁有龐大的美國市場,足以令荷里活具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外,自二次大戰後,美國於全球在政治和經濟不斷擴張勢力,其中在推動電影發行方面,更加不遺餘力,令荷里活擁有全球最強的發行網絡,成就了荷里活的盛勢。同時美國文化亦藉電影在世界各地得到宣揚,半世紀下來,荷里活電影的模式已成為全球的大眾文化基礎,除了在文化差異和政治取向不同的中東地帶,由印度的Bollywood進佔其中之外。在此可以看到電影作為文化產業和創意產業,在推廣香港文化和城市形象方面,有正面的作用,正如多個亞洲地區,包括近年電影業昌盛的韓國,不少韓國導演和演員都表示是看香港電影長大,可見電影的影響力,這都與其他行業有明顯的不同。



#####

作者於2008年至2010年期間在《信報》撰寫《影業刺針》專欄,關於電影、電視及娛樂工業的評論。 此文原刊於2008/03/28,現經作者編訂於2018/01/23重刊。

[ #電影 #影業刺針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林錦波 Terms

Author @林錦波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