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地震災難 仍守美學風格


@張錦滿 - 2013/07/03

山田洋次重拍小津安二郎經典《東京物語》前遇上2011年3-11大地震,為他這部執導50周年紀念作添意義。除向前輩大師致敬,亦藉著這個溫情家庭故事,為處於經濟困局和天災人禍陰影下過活的日本人打氣,寄語大家勿為了賺錢而失去親情,要重燃家庭溫暖!在全國籠罩悲傷氣氛、同胞情緒激動中拍戲,山田洋次仍然能堅守低調美學風格,全片都以靜態單格畫面來表達(攝影近森眞史),據說只有4個鏡頭例外,攝影機一直不動,沒有任何左右橫移、前後推、鏡頭變焦的運動。

Image Credit: Unsplash
  Image Credit: Unsplash

山田洋次甚至在影片開首時候還把攝影機放置在較低位置,除了盡量承繼小津安二郎攝製方式外,更重要是發揮低調美學風格。既然單格靜態畫面已經可以表達得很好,那為甚麼還要變動畫面呢?堅持、執著,便會造出風格,而風格會衍生美,而美又可以產生力量,會感動人。《東京家族》沿用小津安二郎《東京物語》的故事骨幹,(山田洋次與平津惠美子合編),長居於廣島瀨戶內海島上的平山夫婦 (橋爪功、吉行和子飾) 來到東京探望三名子女-----開私人診所當醫生的長子幸一(西村雅彥 飾)、經營美容髮型屋的二女滋子(中嶋朋子 飾)和做舞台美術設計的孻子昌次(妻夫木聰 飾)。

兩老那幾天東京生活,可觀地方便在於細節,反映出今天父母和子女似親密卻又虛假的關係,和東京生活實況,不少地方可堪細味咀嚼,我個人便看到多個場面有感觸。兩老乘搭的士到長子家,拿出手繪地圖給司機看,而司機正在應用GPS。老人家跟時代脫節,令人感傷。影片裡不只一次提到的士車費昂貴。想不到今天連東京人自己都捨不得搭的士。當然,東京最昂貴還是住宿,今時今日,東京人有時還要在客廳「打地鋪」,並非在「和室」睡塌塌米。經歷過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看到今天東京人如此過夜,會興歎。

另一場戲反映今天東京居不易。各子女都各有各忙,無暇招待父母,女兒提議款待他們住橫賓的大酒店,而各子女要集資。連老闆娘和醫生都要夾錢款待父母住兩天酒店,東京人收入可見一斑。到兩老住進酒店時,高床軟枕、窗外摩天輪、強國同胞在走廊大聲說話,都令到他倆睡不安寧。山田洋次以連串生活細節,刻畫現今東京生活壓力,怎樣在破壞傳統兩代親情關係,相當精采。

山田導演在影片中也接觸到311大地震,切入點很巧妙。老爸老媽原本對幼子昌次有點不滿,連帶對其女友、未婚妻紀子(蒼井優 飾) 也有點抗拒。後來兩老知道幼子在做地震義工時認識她,而她也在災場幫助難民,便立時對她改觀,並開始發現到她內心善良。事實上,她比男朋友和他的兄姐更關切他們的父母。這連串戲劇安排一舉多得,既涉及地震,又批評今天東京人親情,更表揚了義工,義工給災民甚至普通家庭都帶來希望。此片中,各資深演員都演得恰當,而妻夫木聰和蒼井優兩位年輕偶像,亦有貢獻,由他們來當災後義工,無疑可為災民和義工打氣。

日本今天正處於最寒冷嚴冬,然而在這個非常時期,山田導演不卑不亢、不疾不徐,拍攝當今最傷痛的題材,發揮小津安二郎以來的日本電影藝術精神,完成佳作,起療傷效果。回想我們經歷文革慘絕人寰災劫之後,出現大批「傷痕文學」,普遍都傷感煽情,充斥眼淚和叫喊聲,藝術性薄弱。現在看到冷靜、平實的《東京家族》,觀眾自然會理解藝術的真諦,明白到藝術不但具療傷功能,還可以衍生希望,鼓勵大家挺身前行。最後一提,影片結尾,老父說不喜歡東京生活,以後都不想再去。影片提議日本人留守在自己家鄉生活、發展。這個訊息觀眾接收後,不知有多少人會反省?(完)


#####

作者發表於各大報刊雜誌的文字,現經由作者整理重刊,公開閱讀。

[ #2013電影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張錦滿 Terms

Author @張錦滿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