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大海看戲收穫豐


@張錦滿 - 2018/06/26

澳門藝術節來到今年29屆,挑選節目很有意思,我慶幸在五月十二日座那個周末,連續兩天看到刻骨銘心演出。先於星期六下午於崗頂劇場,看到新加坡九年劇團特別版本《茱莉小解》。年前在澳門藝術節,我已看過該劇團搬演《誰怕吳爾芙》,相當不錯。

今年該團又來澳門演出香港劇團少推出的劇目 ------ 瑞典August Strindberg (1849-1912) 經典作《茱莉小姐》 (1888) 。兩獲新加坡《海峽時報》最佳導演獎的謝燊傑,把原劇改名為《茱莉小解》,把小姐改為小解,很堪玩味,明刀明槍要來個顛覆。

故事簡單,男女三角關係,1888年歐洲富貴大宅內,高尚少婦在廚房勾引男僕人,而此時他未婚妻 (亦是僕人) 則正在隔壁房間睡覺。全劇只有三個男女角色,劇情寫貴族與工人階級對立情況下,男女情慾對抗,張力緊湊,全無冷場,怪不得該劇從1888年到今天,仍常在世界各地搬演,實為永恆劇目。

看鈴木劇團演出,重點在看演員肢體表演,每人都具宗教修行般功力。
  看鈴木劇團演出,重點在看演員肢體表演,每人都具宗教修行般功力。

舞台上三個角色 (女主人,與男女僕人) ,而每一個角色皆由三位演員來合演,即是說,舞台上出現九個演員, (其中新加坡來的說普通話,而澳門本土的則說粵語) ,演同一角色的三位演員,都穿同款衣服,而演女僕的其中一位演員,甚至是男人。

崗頂劇場細小,舞台空間狹窄,在劇末段,九個演員卻同時出現舞台上,三個角色 (貴婦、男僕、女僕) 對白,由兩地九位演員以普通話和粵語輪流穿梭對答,即是說,男女三角情慾關係,產生三個X三個X三個的不同配搭效果,共展現27個面相來,蔚為大觀。這個新加坡澳門版本,形式新鮮有趣罕見,而1888年的男女情慾三角關係內容,也適合在今天來個顛覆。

《茱莉小解》女主角造型照。舞台演出並非這樣。
  《茱莉小解》女主角造型照。舞台演出並非這樣。

謝燊傑在場刊說,舞台上一個角色,由三個演員來演出,在歐美算尋常,但我未聽聞,而讓我在澳門看到,開我眼界,不枉我渡過大海來看。

在星期日下午,我在看戲前先出席藝人談鈴木忠志講座。日本鈴木忠志劇團設在深山,而劇場是露天的,演戲時遇上風雨,也不會停止,而觀眾在風雨中仍然看下去。觀眾老遠從城市到深山看演出,散場後,有人會留在山上,睡在臨時搭起的帳蓬裡。整個看戲過程,尤如一次朝聖行動,不只是看一場戲而已。

演員在深山裡,每天鍛煉肢體,特別注重身體下盤。他們演戲,例如身體移動,嚴格遵從一套規則,不會逾軌,態度尤如精神修行。他們那套表演方法,早聞名國際。現在歐美都有職業演員遠征到他主壇,用心學習他這套「鈴木演員訓練方法」(Method Suzuki)。

《茱莉小解》女主角另一造型照。舞台演出並非這樣。
  《茱莉小解》女主角另一造型照。舞台演出並非這樣。

演戲為甚麼要遵從一套規則和方法呢?有人會這樣問。鈴木先生解釋說,那其實像某項球類比賽,總有套比賽規則來遵守,而他把演戲,發展出一套規則,而他要求演員無論演甚麼戲,皆遵守同一套規則。鈴木先生所創那套演戲規則,適用於國際,也可應用在不同劇本裡。現在世界各地,都有演員去學習他那套方法。想不到在北京長城某處,也設有他的基地,中國學生會到那裡去追隨那套「鈴木方法」。

在見面會上,我向鈴木忠志提出幾個問題,其中一個是:鈴木劇團來到澳門文化中心表演,場地環境完全改變,這算否鈴木作品?他答話:演員只要以「鈴木方法」來做,便屬於鈴木作品。換句話說,他的戲重點在演員,而燈光、佈景、配樂、服裝等等都較為次要。

在1974年鈴木忠志劇團演繹希臘神話故事《特洛伊女人》而受世界關注,約在30年前,我在香港看過他們演出該戲。當年沒留意「鈴木方法」,也不知道該套演戲方法有甚麼意義。

聽過鈴木先生親自解釋,於是在當晚重看該齣戲,便知道要特別注意演員肢體動作,才領悟其劇團奧妙之處。

鈴木劇團《特洛伊女人》演了44年,到今天演出版本當然改變很多,但劇團固有的美學特色卻一直維持,例如演員會擔任多個角色,而他們在舞台上改變身份,會讓觀眾看到。戲開始時,一老太婆身穿和服,殘破不堪,仍在流浪。她停下來,回憶、幻想舊時的特洛伊女人,她們是亡國苦命人,等待遣送到雅典當奴隸,難免在傾訴內心苦痛。後來老婦卻變身為該神話裡女兒的角色。

鈴木把特洛伊故事場景,改為二次大戰後破爛日本,街頭婦女無家可歸、爛衫發臭,而衣著性感神女,卻又同時出現。鈴木忠志如此安排,明顯表示政治社會大環境,在壓逼弱者的出路。

鈴木並非普通戲劇人,他一直在表達他的政治意識和社會看法,而他也認為自己是政治人。觀眾無論看他甚麼戲,其實都在看鈴木忠志的思想和意見!鈴木忠志每個作品都選材自世界名著,他坦白說,那為了貪方便、讓觀眾容易明白而已。其實他無論演出莎士比亞作品還是希臘神話,故事並非重要,觀戲重心仍是看他如何運用鈴木方法來呈現訊息。

當晚重看《特洛伊女人》,留意演員肢體動作,便掌握到可觀瞄頭。到該劇結尾,響起歐陽菲菲所唱的日語流行曲《愛的十字路口》,盡情呈現女性苦惱。鈴木表示今天婦女困境,其實跟古代悲慘婦女一樣,他認為時代轉變,但卻沒改進多少。《特洛伊女人》長度只有一小時多一點而已,劇情沒有甚麼內容,幸好我當天下午聽了他的講座,知道看他的演出,如何抓緊其重點。今回我特別留意「鈴木方法」,知道欣賞重點,便發現其中可觀之處。至於當晚與我同看此位戲劇大師經典作的觀眾看到甚麼,我不推測了。鈴木忠志照樣在歐美劇壇重鎮享有崇高地位,至於有觀眾看到一頭霧水,不知其堂奧,他似乎不介意。

這裡我提醒大家,youtube上有鈴木忠志導演的視頻,想認識「鈴木方法」的讀者,勿放棄機會免費補看或溫習。其中一條視頻乃台灣年輕演員演出由他導演的《茶花女》。那應是理解鈴木忠志最直接方法,而他將演出放上網,便是想大家去看。



#####

[ #art #stage #travel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張錦滿 Terms

Author @張錦滿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