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錢穆台北故居 沾長壽靈氣


@張錦滿 - 2017/12/12

今年九月,我在台北看歷史學家錢穆住了26年的素書樓,行前不抱目的,卻想不到有意外收穫——發現他長壽,活到96歲才撒手。我甚至因此而理解到長壽居的條件,並略知道長壽秘密,實在不枉此行。

  一個山坡,一戶人家。

探訪名人故居,理由多多。看莎士比亞、胡適、林語堂、張大千居所,便為了進一步認識他們生平和成就。去看英國Castle Howard便為了欣賞皇宮般家居,它是全歐洲最多遊客參觀的超級奢華大宅、英國電視劇《Brideshead Revisited 故園風雨後》拍攝場地、周杰倫婚禮舉行地點。到美國首富Henry Huntington 莊園 (Library),則去看他各種收藏,其豐富程度勝過美國國庫,大開眼界,而前往美國另一富豪Paul Getty故居,那為了其藝術收藏。

參觀素書樓時,我逐漸感覺該住宅不尋常,有靈氣襲面而來。它位處山坡,視野廣闊,遠山和臨近幽谷皆大片翠綠茁壯樹木,而建築設計平實優雅。旁邊鄰居至少十多廿丈距離,空氣清爽,環境寧靜,不在話下。在進入樓房看介紹時,我才發現錢氏長壽,這裡讓我以他生平來切入該名宅。

1949年10月,錢穆随華僑大學南下香港,出任亞洲文商學院院長。1950年,該學院更名為新亞書院,收留國內流亡學生。辦學有成,獲香港政府尊崇,他於1955年得到香港大學名譽博士,其實他未中學畢業。1967年10月,他完成歷史任務,從香港遷居台北,選在士林區外雙溪山坡建素書樓,當時得總統蔣介石幫助。1968年,他住進素書樓,專注研究,深居簡出,只應張其昀之邀,在家裡為中國文化學院 (今中國文化大學) 碩士和博士生講課。

課後,錢夫人有時會給學生供應簡餐。他以家鄉話講學,學生要錄音反複來聽,而夫人胡美琦會協助學生做筆記,後來皆成書。他因此一生出版過160萬字,著作等身,而在晚年視力衰退時也提出新觀點,是為《晚學盲言》。他並膺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亦擔任蔣介石諮政,多喜臨門,怪不得他長壽。

1989年素書樓起風波,時立法委員陳水扁及台北市議員周伯倫質詢政府,說錢氏不當佔用國家土地,要求他搬家,把樓房改成錢穆紀念館。錢穆啼笑皆非,為避嫌,於1990年5月主動遷出,離開時幽默說:「活的不許住,還沒死就要做紀念館。」錢氏遷出素書樓3個月後,於同年8月30日,在臺北市杭州南路寓所過世,享年96歲。

資料說,素書樓於1992年1月6日改為紀念館,而在2001年,交給台北市文化局管理,並於12月31日正名為錢穆故居。但少傳媒介紹,而我不知道,在8月時候才發現,它早已全年開放。

素書樓建在斜坡上,其私家路入口,在今天東吳大學校園範圍內,但該私立大學並不擁有該名宅。今年七月,我從士林捷運站乘的士直進入東吳大學,有友善保安人員指示朝那條路到錢穆故居,很方便,大概每天都有人乘車來問。走上私家小斜路才去到素書樓,視野廣闊,遠山和臨近幽谷皆大片翠綠茁壯樹木,而樓房平實優雅,鄰居也至少有十多廿丈距離。空氣清爽和環境寧靜,不在話下。

進門左面便是書房工作室,書桌超精美,原本屬蔣介石所有。有人聘名師打造書桌送給蔣,抽屜拉柄雕刻「壽」字,惟書桌不合蔣氏身高,被棄用,輾轉流落到古董店,而錢穆與蔣氏有緣,購得此精美實用家具。他書桌左邊大窗,外面樹葉茂盛,而前方大窗外亦滿綠。書房光線良好卻不燠熱,四周安靜,環境優美如此,工作忙碌也不苦。睡房在樓上,亦有兩邊窗,壯樹綠葉滿框,空氣流通,而室內天花也高,在炎熱夏天,開動風扇已夠舒適。

在樓上露台,牆上掛有他的一幅字,寫「日行萬步」,錢穆講得出,做得到,每天運動,而他似乎不在屋前數百方呎園子裡做。他反而選擇在露台來回急走,活動空間雖很小,但他持之有恆,卻顯然對他健康有益。此外,在展出的收藏中,我見到長簫,想不到這位歷史學家也會玩音樂。參觀素書樓,領悟到長壽因由,我自己真要徹底追隨。


  三枝長長的玉屏簫,想不到錢穆玩音樂。
  台北文化局修復不少舊屋,此為其中一間。
  坐在書桌,抬頭便見兩個大窗濃密綠意。
  大門進入私家路。
  如此手稿,令人起敬。
  書房一角。左邊大窗見樹木。
  朱熹像。
  民國文化夫婦,兩個人在台北居住這樣的獨立樓房。
  煙斗與拐杖,講究。
  睡房兩邊大窗,而外面皆有大樹,實在有助長壽。
  私家路只引去一間屋,整個山坡只有一戶人家。
  見此大石,立起敬意。
  解釋新亞校徽。
  錢穆每天日行萬步的露台。
  錢穆生前出版書籍,叠起來,比較這位在紀念館當臨時工的中學生還高。


#####

[ #travel #台灣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張錦滿 Terms

Author @張錦滿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