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象之象:張大千 「奮戰古人」


@張錦滿 - 2019/10/15

  圖中間的日本屏風,是張大千送給心愛女兒張心嫻之嫁妝禮物,創新中國山水畫傑作,畫在木板上。

相信大家都知道,當今世界,藝術家作品每年成交金額,近十年皆由張大千與畢卡索兩人霸佔前兩位,例如於2011年,張氏以5.5億美元列第一,而於2015年,畢氏則以6.5億美元遙遙領先其競爭對手,到2016年及以後兩年,張氏又發力,連續搶回冠軍寶座。平均來說,他倆每年作品成交金額,至少各維持3億多美元之數。

張大千(1899-1983)自從1949年逃亡離開家鄉四川之後,便一直當「富貴難民」,浪蕩天涯,再沒回到中國大陸。他厲害在可處處作畫,無論在香港、印度、阿根庭、墨西哥、美國、法國、奧地利、瑞士……..,到最後一站在台灣,他幾乎都可以在任何環境下動筆,一生共寫出三萬多張畫。

由於張氏作品皆完成於海外,大陸各家博物館、美術館和收藏家少機會收藏,所以近年張氏作品在市場上拍賣,大陸買家都不缺席,務求搶得作品送到大陸去,以補空白缺陷。張氏作品長期高居不下,與此有關。

張大千很早便登上殿堂,屬神級藝術家,在1936年,徐悲鴻對他同時擅長「花鳥、人物、山水」而深深佩服,寫文稱他為「500年來第一人」,給他至高無上讚譽。

張大千市場價值早受肯定而不倒,因此但凡中國畫拍賣市場,張大千畫作必會受到關注。

潑墨傑作《桃源圖》,於2016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以2.7068億港元成交,刷新張氏個人單件作品拍賣紀錄。花落藏家劉益謙
  潑墨傑作《桃源圖》,於2016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以2.7068億港元成交,刷新張氏個人單件作品拍賣紀錄。花落藏家劉益謙

香港蘇富比今年10月7日秋拍會,便有人發現張大千畫作《春山雲瀑》(估價3800萬港幣),會是30年前失竊的贓物,蘇富比馬上撤拍,風波平息。

今次拍賣,另有兩幅張大千於50年代贈予陸羽茶室的畫作惹人注意。《黃山松雲》及與溥儒合寫的《松崖高逸》,分別估價為650萬至850萬港元及85萬至100萬港元,最終各以1,577.5萬港元及2,000萬港元成交,均較估價高出近一倍。

商業熱鬧之後,蘇富比藝術空間在10月11日舉行全無銅臭味的《無象之象----張大千精品展》。在畫展開幕時公司代表說,多年來,張大千惠及香港蘇富比甚豐,所以特慶賀他120歲誕辰而為他舉辦大展作回報,展期舉行至11月9日。

在今年4-5月,台北故宮博物館早已舉辦張大千120歲誕辰大展,展品涵蓋張氏各個時期,而大展名稱定為《巨匠的剪影》。台北故宮稱張大千為大匠,其實並非佳妙。

今次香港蘇富比所舉辦的張大千120歲誕辰大展,取名《無象之象》,突出其抽象表現藝術,更具意義,因為這能反映張大千脫穎而出,與別不同之處。

《無象之象》分兩個際段展出,第一階段展至10月25日,而第二階段展至11月9日。
  《無象之象》分兩個際段展出,第一階段展至10月25日,而第二階段展至11月9日。
張大千臨摹敦煌作品,直接向唐代畫家學習,大大提升他繪畫美女功力。加上他女伴眾多,他畫美女,尤其傑出。今回大家可慢慢欣
  張大千臨摹敦煌作品,直接向唐代畫家學習,大大提升他繪畫美女功力。加上他女伴眾多,他畫美女,尤其傑出。今回大家可慢慢欣
展覽當然不缺花鳥圖,而張大千要超越古人,他的花鳥也獨創一格,與眾不同。
  展覽當然不缺花鳥圖,而張大千要超越古人,他的花鳥也獨創一格,與眾不同。

此回香港大展,由台北羲之堂承擔,分兩段展期,共展出60多件作品。第一階段展品,如常分為花鳥、人物(當然以美女為主)和山水三部份,其中重頭戲當然是藝術精萃潑墨、潑彩之作。

1957年張大千糖尿病發,視力大減,無法循常規作畫,改為大潑墨。他說,古人早已有潑墨,但其實我們卻找不到古代畫家潑墨之法,只見幾個在小範圍稍稍潑墨而已。張大千在這點上比較謙虛,不說此技法由他創造或演繹到高峰。在1959年,他用潑墨之法,進而去潑石青,到1961年,他為巴黎東方博物館展出巨畫《潑墨荷花通景屏》,此乃大規模潑石青,但大千的思路仍然是潑墨,是「潑墨、石青、石綠並用」的潑墨法。1965年,張大千潑墨兼潑彩而成《青城山通景屏》,在大英博物館展出後,張大千還設計一印章以紀念他成功掌握新畫法。在1966年,張大千赴香港訪友,觀看了聖保羅畫展。據門人林建同說,此次香港之行,對大千甚有啟發。其後,他廣泛遊歷歐美,見過不少西洋大師抽象畫傑作,「作風大變,潑墨潑彩,大行其道」,畫面上潑墨潑彩則逐漸加重,成為最為主要創作手段之一。他終於成為潑墨潑彩大宗師,發展出中式張氏抽象畫,間接影響了趙無極、朱德群等現代油畫家,可說意料不到成就。

在近廿年,他的潑彩作品成為拍場上爭相競拍之珍品,1975年創作的《潑彩朱荷》屏風,在2002年秋拍中便以2022萬港元成交。他以傳統潑墨法為基礎,借鑑抽象表現主義技法,開始時嚐試小面積潑墨、潑彩,逐漸擴大面積、範圍,終於創出特色顯現新面貌。自1993年至今,他在拍賣市場上的高價成交品,多為潑彩之作。收藏者顯然對此類作品愈來愈具信心。

過往看張大千畫,少機會一次過看到十多張潑墨、潑彩精品。在今次香港《無象之象》展中,專注於潑墨、潑彩之作,給觀眾目不暇給之感。我們相信,他已臻抽象表現主義化境,堪與西方歐美抽象畫名家相比美。

今次大展,我對兩塊日本製金箋屏風作品尤為欣賞。那塊日本屏風,是張大千送給心愛女兒張心嫻之嫁妝禮物,畫在木板上,是中國山水畫創新傑作。另外一塊日本製金箋屏風,《花開十丈影參差》(1973年作),潑彩荷花,勇氣成功佳作。

Pink Lotus on Gold Screen 花開十丈影參差
  Pink Lotus on Gold Screen 花開十丈影參差
On Route Switzerland-Austria 瑞奧道中寫景
  On Route Switzerland-Austria 瑞奧道中寫景

此外,作於1965年《瑞奧道中寫景》,大胆狂放,乃不可多得創新之作。

香港《無象之象》展覽,分兩階段展出,第一階段會在10月25日結束,而在翌日,便會立即展開第二階段。能夠飽覽數十件張大千「無象之象」作品,全面理解他從中國傳統美學裡,發展出他獨創之張氏中式抽象表現作品,實在很有收穫。張大千謙虛,多次說潑墨、潑彩技法,是學古人,但其實我們在古畫裡,絕少看到潑墨、潑彩技法。就算真你有潑墨、潑彩技法,也只是小面積、小規模嚐試而已,根本不能與張大千狂放潑墨、潑彩相提並論。

怪不得在1990年初,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張大千作品大展》,傅申編輯其英文畫冊,取名《Challenging the Past》(「奮戰古人」),意指張大千在他的時代並無對手,他的實力足可挑戰任何一位古代畫家。此言對他讚頌,可謂至高無上。

美國華盛頓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Asia Society, 與St. Louis Art Museum 與於1991年11月24日至1992年4月5日聯合舉辦大型《張大千回顧展》,由傅申策劃,取名為《Challenging  the Past 奮戰古人》。1936年徐悲鴻已說:五百年來一大千。到1991年,傅申推崇張大千到更高境界,認為他已經超越他同代,要評比畫藝高下,便與先賢校量。
  美國華盛頓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Asia Society, 與St. Louis Art Museum 與於1991年11月24日至1992年4月5日聯合舉辦大型《張大千回顧展》,由傅申策劃,取名為《Challenging the Past 奮戰古人》。1936年徐悲鴻已說:五百年來一大千。到1991年,傅申推崇張大千到更高境界,認為他已經超越他同代,要評比畫藝高下,便與先賢校量。
美國首都華盛頓Smithsonian Institution 旗下Arthur M. Sackler Gallery聯同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配合該個大型張大千回顧展《Challenging  the Past 奮戰古人》(1991-1992)合作出版此本巨型畫冊。
  美國首都華盛頓Smithsonian Institution 旗下Arthur M. Sackler Gallery聯同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配合該個大型張大千回顧展《Challenging the Past 奮戰古人》(1991-1992)合作出版此本巨型畫冊。

徐悲鴻亦曾給張大千「五百年來唯此一人」的讚語,此乃中國政府為了統戰張大千而說的客氣話。北京中央政府,曾經找中國美術界呼風喚雨的徐悲鴻出面,託人給大千一封親筆信,邀請常期在海外漂泊的他回國,到北京工作。當時張大千無疑欣喜萬分,但他晚年最終仍然寧願選擇在台北外雙溪,自建摩耶精舍(摩耶乃佛語)來終生,並且在死後葬在自己家裡。提一句,他飼養的鶴(已經七十多歲)今天則仍活生生養在花園裡。故居現成景點,香港遊客不絕,但家居接受參觀人數和時間有限,故此要大家上網先登記。

Beautiful Scenery in the Mountains 空山水流花開
  Beautiful Scenery in the Mountains 空山水流花開
Landscape in Splashed Ink 潑墨山水
  Landscape in Splashed Ink 潑墨山水
Mountain Dwelling Shrouded in the Mist 雲靄山家
  Mountain Dwelling Shrouded in the Mist 雲靄山家

今次蘇富比大展,節目豐富,設有重量級講座。2019年10月12日(週六)下午二時馮幼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系教授)講《從古典到現代 ── 張大千的藝術1950-1983》。到下午四時,馮幼衡新書發佈、作者簽書會隨即舉行。

到10月26日(週六)下午二時半,陳筱君(台北羲之堂總經理)講《張大千海外遊踪》。

張大千傳記有多本,但很多人不看,卻相信亂寫的消息。在1949年他於最後關頭,乘軍機逃出四川,連兒女、黃金、國寶也遺下來。最珍貴是臨摹敦煌125件作品,有作品一幅牆那麼大,根本帶不走,由二夫人曾正容與兒子張心智,按照他囑咐,全交給四川博物館保存,完成了他心愿。該批作品絕少展出,只於多年前,在澳門展過一次,我看到,感恩。

大陸其實沒收藏張大千多少作品,去年送過一批到澳門展出,我見到很多是沒簽名的未完成畫作。

張大千一生看起來風光,但他半生奔波,居無定所,近乎難民。然而他厲害在可到處為家(印度、阿根庭、巴西、美國等等),處處作畫(無論是香港深水灣董建華父親的香島小築、澳門大堂街18號蔡克庭家族大宅,還是其他)。

在人生旅途上,他當然會遇上不測,例如在香港,碰到何香凝,要他寫畫送給毛潤之,他遵命,終被害到雞毛鴨血。

歷史上,張大千最大一次回顧展覧,竟然在「野蠻美國」華盛頓博物館,一百多件作品,由傅申策劃,而我竟誤打誤撞參觀過,幸褔。(完)



#####

圖:蘇富比

[ #文化 #藝術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張錦滿 Terms

Author @張錦滿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