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
是日也:陪她一段


法住學會窩打老道冠華園新會址開幕,請星雲法師從台灣來開光。大師在高雄開闢佛光山,尤如創立現代企業,建大學、辦電視廣播、設醫館、出版書籍、經營旅店等等,其規模之大,以及入世之深,可說是中國佛教發展一個里程碑,值得一記。

佛光山最令我欣賞是推廣佛教國際化,山上常有歐美僧人出入,見慣便平常,南無阿彌陀佛Amita-buddha。中醫與佛教,有其特殊語言,推介給歐美人仕,要多番解釋和釐清,成為推廣絆腳石。多了歐美僧人雲遊到佛光山,自然帶動山中人多用英語,大家以規範英語來落實詮釋難明晦澀佛教詞語,而大愛電視台有英語節目廣傳佛教,國際佛門中人能以英文來交流,暢通無阻,實在開歷史先河。至於普世佛教人可依循遵守英語佛偈,更是功德無量。

1988年10月,眾多作曲家來香港發表作品,其中有武滿徹。
  1988年10月,眾多作曲家來香港發表作品,其中有武滿徹。

去年與阿唐隨教授團到台灣旅行,去到南部,我與阿唐開小差,離開大隊,兩人僱車到佛光山作小遊,並在那裡宿一宵。翌日一早佛徒唸佛聲已起,聲音低沉,卻可從遠處傳來,令整個環境都洋溢莊嚴肅穆空氣,有洗滌身心污穢之功。阿唐習慣在早上洗澡,他說笑道:「我今朝早冇沖涼都覺得好爽,我要買兩盒錄音帶喺屋企播,咁就算趕唔切沖涼,身體都可以清爽。」

星雲大師今次來香港,一連三晚在法住學會講解《心經》,我以前已看過孟祥森和奚淞解釋,略有體會,今次由大師來講,我自然想去聽。

阿唐一早從報紙看到這段消息,而且打了電話取得多張入場券。心有靈犀,他自然預了我一份。

是日他早已安排一切,原求他約了幾個朋友一齊去聽。在電話裡他跟我說:「今晚六點鐘喺八寶齋廚,食完★車過海。」

來到八寶齋廚,見有五人在座,我只認識史提芬一個,他在電視台拍劇集。阿唐替我介紹其他人,彼得是住在洛杉機的電腦工程師,從上海剛調來香港工作,在香港沒有親友,所以阿唐很多時替他安排節目。

那個小胖子是阿唐學氣功的同學,做化工生意。他說全世界人都見錢眼開,德國是綠色運動的發源地,但萊茵河的污染也是一塌胡塗。他說,不期望政府會攪好環保,只好練氣功來自救,希望能有百毒不侵的功力。

全桌唯一女客是嘉芙蓮‧李小姐。她是鋼琴老師,少吃葷,跟阿唐一樣,對味精會敏感,都曾經試過味精中毒。他們是在留院裡面認識的。

我們這一晚同桌吃飯六個人的COMBlNATlON很怪,大家平時難得會坐在一起,但現在因星雲大師來香港而互相認識。佛家說人與人相遇也是緣份,應該要珍惜。

嘉芙蓮吃素已有年,對本港的齋菜經已很熟識,她說八寶齋廚的味精放得比較少,而地點也適中,所以是她提議來該處的。

現代人對佛學發生興趣,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其中一個重要因由是追求健康之道,為了養生。很多人不只是多吃素菜來幫助健康,更加通過精神的解脫來達到目的。學佛是其中一種方法。這也是大家齊去聽星雲法師講解心經的原因。

Photo Credit : Andy Chan 陳德明 @ OneArtGallery
  Photo Credit : Andy Chan 陳德明 @ OneArtGallery

吃完飯後,走到對面伊利莎伯大廈停車場取車,在升降機前遇到阿燦哥,很久不見,自然寒喧一番。我會經有幾晚看他演出的電視劇《檸檬丈夫》,見他擔富主角,很為他高興,深深感覺,人肯努力,必有成就。我以前曾是半個電影人,與他頗相熟,他從電影圖文回到電視圈,終於挑負大樑,是可喜可賀的。阿燦問我到那裡,我說去聽人生真理。

去到法住新會址,見各人都有喜氣之色。那裡佔地萬餘尺,以後學員會友進修時自然方便很多。今次霍會長到處大力奔走,得到各方響應,可見各界對社會不忘反哺。吾道實不孤也。佛教在今日有復興之勢,多得有識之士不再隱居,肯出山投入社會,此個現象有擴大之勢。

星雲大師今次分三晚演講,第一晚已有啟發性,會後嘉芙蓮說,星雲大師的風範令她傾倒,只要聽他講話而不需要知道他講甚麼,就已經受到感染。嘉芙蓮不大聽懂星雲大師的國語,這一晚地可能只是看着大師講話而已。

阿唐、史提芬和小胖子都住在新界,而彼得住在上環維多利亞的豪華公寓,嘉芙蓮則住在大坑。我覺得與嘉芙蓮談得來,於是便主動提出送她回家。阿唐回大埔,而史提芬和小胖則住沙田,阿唐開自己的車,而史提芬和小胖則兩人一道。彼得、我和嘉芙蓮則齊僱的士過海。的士到了港島,我與嘉芙蓮先下車,讓彼得獨自回家。

我與嘉芙蓮無所不談,由形而上的佛學、哲學、講到感情豐富的文學,再講到令人興奮的爵士音樂、電影、話劇。嘉芙蓮喜歡浪漫時代的文學,詩人以情信構成的小說,令她心醉不已。

這個月藝術中心有「表現主義電影回顧」,我問她有沒有興趣。她說看過一些,《吸血疆屍》、《卡利加里醫生的房間》、《馬伯沙博士》都看過。我說還有很多好看的,喜劇大師劉別謙拍攝的《洋娃娃》更很精采,在那部一九一九年的電影裡面,有包浩斯(BAUHAUS)的椅子,光是看那時候的建築設計和室內裝修,便已經令人興奮。說到她心動。

今次藝術中心放映這批德國片有鋼琴家現場伴奏,在香港來說機會難得。嘉芙蓮說以前在藝穗會看默片,便有過這樣的經驗,感覺很好,所以今次亦有興趣到藝術中心去看。

嘉芙蓮住在山坡上,我問她走路上山到她家會不會辛苦,她說她以前上學時每天都走兩三趟,習慣了根本不覺一回事,我為了與她在一起多一會,當然願意陪她爬石級。這個夜晚沒有甚麼暑熱,雖無陣陣清風,但爬三百級石級也不算大難受,走這段有女相伴的路,就當作是一次運動吧!

甚麼時候再走一次呢?


#####

[ #1988 #張氏起居注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張錦滿 Terms

Author @張錦滿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