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ent / #Art / #Stage / #Travel / #張氏起居注 / #電影筆記 /
Moon Walk文化生活記
@張錦滿 2021/02/26
世界上不少偉人,乃是 自閉症患者,而成為藝術家,音樂演奏家尤其顯著。 香港亦有不少自閉症兒童,會有那一個日後成為大畫家,作品拍賣會達千萬港元呢?大家早關心,早入貨,便有機會發達...
從上環巡到中環
@張錦滿 2021/02/25
特別跑到上環吃午飯,因為在之後,到新街13A New Street Art Gallery,看線畫藝術家鄭偉浩 (Alfred Cheng)作品。一時期難了解線畫細節,所以到現場看有必要,甚至要...
紀錄片與劇情片重叠 情景關聯 加倍感動
@張錦滿 2021/02/22
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故事發生地點在台中St. Viator High School(私立天主教衛道中學)。過去一年,我有追隨一位住在高雄的加拿大youtuber Wes Davis, 他多次...
2020年觀華語片小結
@張錦滿 2020/12/31
在2020年香港,我精選華語電影來看,到年結束時,便有興趣寫篇短文,既作個小結,也留箇紀錄,以備將來參考。每片皆有可談之處,所以更要嚴選片目。大陸電影只談2019年完成之《少年的你》,香港片則講...
廣東 三藩市 巴黎 紐約朱沅芷藝術跨越中美法
@張錦滿 2020/12/07
在目前香港藝術品拍賣市場,一般人會記得趙無極、吳冠中、常玉和朱德群等四位有現代油畫拍賣價過億,卻忘記還有第五位。在2017年10月1日香港蘇富比晚拍, 75年來首度釋出市場的朱沅芷(Yun Ge...
電影劇本費半生不為長 《Mr. Jones》編劇嘔心瀝血
@張錦滿 2020/11/17
看電影《Mr. Jones》,大家多數先留意72歲波蘭女導演Agnieszka Holland。查實該片女編劇Andrea Chalupa創作過程,嘔心瀝血,更值得大家知道,行公義,控訴人類大浩...
英國華人移民家庭百年記 是辛酸還是小確幸?
@張錦滿 2020/11/10
10月11日(星期日下午)在上環文娛中心看到感動至深一場戲:不同世代三女人,(婆婆、母親、女兒)超時空同場出現在舞台上,各自訴說家族經營之中餐廳在自己心中意義。她們說話感人,乃因為濃縮了一個移民...
在農曆七月看世情
@張錦滿 2020/09/15
2020年農曆七月鬼節過去了。這華人民間活動在台灣卻由於道教蓬勃而盛行,道士趁中元節,在中南部鄉間街頭,搭起帳蓬,整天唱歌、奏樂、唸經、舞蹈、拜祭,進行各種活動。![ Super Market ...
當奢侈品變成必需品
@張錦滿 2020/09/08
當奢侈品在後來變成必需品,是生活質素提高嗎?如果說奢侈品是數萬元一個包包,那便膚淺,連包包出品商都不同意此說法。沒為奢侈品先下個定義,那便沒有討論基礎,無謂繼續談下去。為免浪費時間,我們宜先有共...
日本啟示 末世時活在當下 行美妙活動
@張錦滿 2020/08/10
新冠肺炎令人們大減出外活動,大環境有末日感覺。生活怎麼過才會舒暢一點呢?或許日本電影《火口的二人》(於2020年5月香港上映)會給大家靈感。該片(導演荒井晴彥)講今天日本正走向末世:電費加價、造...
荷里活又一次發出信號?
@張錦滿 2020/07/28
世界影壇最近熱門新聞,莫如是Tom Kanks自編自演的戰爭片《Greyhound》因疫情關係,沒能在戲院上映,最後賣出版權,於7月10日在Apple TV上架,讓電視觀眾免費觀看。此乃罕有發生...
向黑警暴行報仇 結局唱日出之屋
@張錦滿 2020/07/24
在2020年繼看過女導演 Nigina Sayfullaeva作品《Fidelity (飢俄人妻)》之後,又看到2018年另一俄羅斯電影,俄文原名《Papa Sdokhni (爸爸,去死吧!) ...
俄羅斯高知夫妻出軌 守甚麼道德底線?
@張錦滿 2020/07/05
蘇聯解體後,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並趨向加入歐盟,讓老主子俄羅斯獨斯人獨憔悴。這卅年來,俄羅斯不能不變,而從電影《Fidelity (飢俄人妻)》中,我們更見到其變化之大,大到超乎我們可想象。![...
末世時期 為性存活
@張錦滿 2020/06/09
荒井晴彥ARAI Haruhiko,1947 年,生於東京都,寫過《振盪器》、《共食家族》、《感受大海的時刻》等多部日活浪漫情色作之劇本,並以《大鹿村騷動記》(阪本順治導演)、《共食家族》等作品...
刻劃巴黎貧民區警民衝突逼真生動
@張錦滿 2020/06/08
法國文豪雨果經典長篇小說《Les Misérables / 悲慘世界》(發表於 1862 年),有另一中譯名《孤星淚》,改編成音樂劇、電影或其他類型文藝作品,皆受歡迎。2019年電影版本逼真呈現...
不要穿上教堂的褲子打高爾夫球
@張錦滿 2020/05/28
Thomas Edward Patrick Brady Jr.是NFL美式足球隊Tampa Bay Buccaneers的quarterback,他與Phil Michelson拍檔,在慈善高爾...
My music list (International artists)
@張錦滿 2020/04/03
在2018年6月,接受朋友要求在Facebook完成Film challenge後,我現在又來個我人生音樂小結。不過,我不以黑膠唱片為單位,而是從Youtube上找出對我人生有印記的音樂作品,將...
學校霸凌與高考緊張
@張錦滿 2020/04/01
曾國祥執導《少年的你/ Better Days》暴露今天中國中小學校內霸凌和高考決定人生這兩個社會重要問題,雖然兩者皆非甚麼新鮮事,但近幾十年來,沒有大陸製作直接觸及當今社會這兩種大事。
普洱茶入門101
@張錦滿 2020/03/04
飲茶學問多,有必要具備起碼文化歷史地理知識,達到文明飲茶普通程度水平。理性消費,文明飲茶,既滿足興趣,又照顧身心享受,美好樂趣也。這裡說說香港人常飲的普洱茶。普洱,查實本非茶葉品種,而是生產地區...
過去10年 哪位高爾夫球手成績最彪炳?
@張錦滿 2020/02/18
2020新年伊始,多個高爾夫網頁出現多個The greatest players in last decade這類名單,題目吸引眼球,內容夾集數據與論述,其實沒權威性,旨在賺點擊率。後來我看到一...
巧妙剖析偷情男女 兼及背叛與救贖
@張錦滿 2020/02/08
在2020年1月份,香港接連上演多齣可觀話劇,尤以香港話劇團在大會堂劇院推出的《叛侶》(Speaking in Tongues),最值得關注。劇本由澳洲Andrew Bovell (安德魯‧博弗...
賞嘉央切智唐卡-認識宗喀巴大師
@張錦滿 2020/01/30
佛家講緣份,觀佛畫亦如是,生平多次賞佛畫,都是偶遇。2019年除夕夜,本來已安排晚飯聚會,我卻山長水遠到了荃灣看西藏唐卡(Thangka) 藝術,開眼界,增知識,長智慧,過程愉快。
華夏山水魏東抒發現世情懷
@張錦滿 2020/01/14
漢雅軒為魏東辦過三次畫展,我都有出席,2006年畫展名為《胭脂國》,光頭裸體女人下體沒陰毛,圖象激烈。2012年2月,魏東在漢雅軒第二次畫展則名為《何處身》,圖象同樣令人感覺不舒服,跟2019年...
Film Challenge 我交出的名單有哪十部作品
@張錦滿 2019/12/25
2018年6月時候,一位居住在法國的朋友,突然在我Facebook上留言,指名道姓,公開要求我接受Film Challenge。規則是:每天上載一張電影劇照,卻不准提電影名字,只可寫幾句話,道出...
香港推廣環保不落人後
@張錦滿 2019/12/13
美國《時代》周刊在12月11日(星期三)公布,瑞典環保少女 Greta Thunberg(2003年1月3日,16歲)擊敗包括「香港示威者」在內的對手,成為年度風雲人物。Greta Thunbe...
金音獎帶給我Serrini
@張錦滿 2019/12/01
後知後覺,台灣有個金音獎(Golden Indie Music Awards),舉辦到第10屆,把「海外創作音樂獎」頒給香港獨立歌手Serrini,香港傳媒報道,我才知悉。
舊戲新演有突破-形體《趙氏孤兒》涉現實
@張錦滿 2019/11/05
《趙氏孤兒》劇名早已廣泛流傳,然而其故事內容卻未必為大眾所知。原來它乃真人真事,相關歷史事件記載,最早見於《左傳》(公元前400多年),後來出現在司馬遷《史記•趙世家》(公元前90年),以及劉向...
第一屆錄像藝術博覽會
@張錦滿 2019/11/04
1932年生於南韓首爾的Nam June Paik(백남준),1950年因朝鮮戰爭而隨家人移居香港、日本等地。1956年他於東京大學學習音樂、藝術史、哲學。
無象之象 張大千 奮戰古人
@張錦滿 2019/10/15
相信大家都知道,當今世界,藝術家作品每年成交金額,近十年皆由張大千與畢卡索兩人霸佔前兩位,例如於2011年,張氏以5.5億美元列第一,而於2015年,畢氏則以6.5億美元遙遙領先其競爭對手,到2...